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監管與反制
「低空慢速小體積」的無人機被稱之為「低慢小」無人機,通俗的講,也是對民用小型無人機的通稱。而今年發生了多起「黑飛」無人機擾亂機場航空事件,遠的有1月15日「蕭山機場事件」,近的便有連續多日的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事件」。種種「黑飛」,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意識到了「低慢小」無人機不僅是可玩性高的創新產品,更有可能是危害公眾安全的可怕「武器」。
而為了避免「黑飛」無人機造成嚴重危害,則有必要針對「低慢小」無人機進行監管與反制。
目前針對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監管與反制,手段上主要有兩類,一是行政監管,包括政府出臺的「黑飛」無人機防范法律法規;二是技術防范,從技術角度,采用「無人機干擾器」等設備。
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監管與反制——行政監管
不僅僅是國內,世界各地也是深受「黑飛」無人機的侵擾,而為了解決「黑飛」無人機所帶來的問題,各國政府也是提了不少的解決方案。如日本為了加強無人機管理,在去年底的時候,便出臺并實施了新的《航空法》,其中便對無人機使用區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,像人口密集區域是嚴禁飛無人機的。
采取類似作法的國家還有很多。而回到國內,大疆等無人機制造商,更是將「禁飛區域」作為監管手段,如機場五公里范圍內,北京六環以內,禁止無人機起飛。
而近日,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便發布了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》,從法律法規層面,實施了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實名注冊登記。
▲民航局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》部分內容
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監管與反制——技術防范
說完了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行政監管,再來詳細說說技術防范方面。「低慢小」無人機使用的是ISM2.4、ISM5.8等頻段,以及GNSS導航系統的輔助定位,在使用的過程中,是需要使用這些頻段進行通信交互的。而技術防范「低慢小」無人機,便是采用「無人機干擾器」等信號干擾設備,干擾無人機與遙控間的通信,使得無人機失去信號,做出返航/下降/懸停等動作,無法再實施其它危害性動作。
采用技術防范「低慢小」無人機,干擾距離、干擾頻段則成為了首要考慮的。靈信科技是國內較早研發「無人機干擾器」的企業,生產的「無人機干擾器」支持頻段全,功率大,能實現超遠距離的干擾。
稍有理性的人,也都知道,現在民航局發布了「低慢小」無人機實名注冊登記的要求,這僅僅只是開始,后續還需要更加嚴格的監管措施的出臺,甚至是將「黑飛」入刑,這樣才能真正威懾到不法分子。而面對如今的局面,實名注冊登記剛剛出臺,針對「低慢小」無人機的監管與反制,尤其是技術防范方面,更是需要有關機關單位注意,是有必要采用「無人機干擾器」,從技術上形成一個「禁飛區域」,從而防范可能發生的危害的。